專家發現,在已識別出的2.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至少有1.8萬個與狗的基因相同。從進化的角度看,人和狗擁有共同的祖先。

現任美國總統布什愛狗是出了名的,但是不同人養的狗,別說種類不同,氣質也有所差異。很多人都還相信,狗兒具有獨特的性格。近日于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這種觀點不但是正確的,而且狗的性格相當復雜,甚至能夠與人類的性格相媲美。

有人說,什麼人養什麼狗,美國科學家為這句話提出了研究證據。得州大學心理學家發現,狗兒身上可以找到人類五種性格中的四種,而且,狗和人處得來處不來,要看彼此性格“速配”與否。

狗身上可以找到人類五種性格中的四種。

被大家所熟知的人類性格測試通常都基于5個主要因素:誠實性、外向性、神經性、開放性,以及適應性。為了研究狗兒的性格,美國得州奧斯汀市的得克薩斯大學心理學家塞繆爾.戈斯林基于狗的特點設計了一種類似的測試方法。該測試模式主要針對五項標準:外向、愉快、情緒穩定、勇于嘗試新的體驗,以及控制衝動的能力一一一盡責。他以這些標準來細數狗的性格,發現狗也有所謂的氣質,比方說是不是樂觀,勇敢與否等。例如,研究中以讓飼主丟下自己的狗,帶著其它的狗離開,觀察狗兒的反應,評估其“情緒穩定度”。

戈斯林表示,人類人格上的特征,也會出現在狗身上。狗沒有的人類性格,只有“可信度,自私與否以及是否能信賴”這一項。

戈斯林還依據狗兒的性格差異將其分為軟性和硬性兩大類型。

其中,軟性類型的狗感受性非常強,對于外界的各種刺激承受力差,情緒起伏很大,可以說有點神經質。它們或因受到門鈴的驚嚇,產生激烈的反應甚至大聲吠叫,或是被打雷、放燄火的聲音嚇得發抖不已。與此相反,硬性類型的狗,無論精神或肉體,對于外界刺激的承受力都較強,它們中的大多數心胸開闊且開朗,個性大膽又積極,獨立性很強,具有強烈的防衛本能,生起氣來可能會做出出人意料的攻擊行為。

研究人員同時發現,神經性、適應性,以及外向性是所有物種都具有的特性。戈斯林說,“對狗的性格進行評估就像對人的性格進行評估一樣”。他認為,對動物性格更為徹底的了解,將有利于促進對人類性格的生物學和遺傳學基礎進行研究。


狗的性格受遺傳和主人人格等因素影響。

科學家于2003年完成了狗基因組測序工作。專家發現,在已識別出的2.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至少有1.8萬個與狗的基因相同。研究人員稱,從進化角度看,人和狗曾擁有共同祖先,人類和狗基因組之間的相似性,比人類和鼠基因組之間的相似性要大。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性格和行為特征的30%一50%取決于遺傳基因。

戈斯林認為,狗性格的形成與人類有類似的地方,狗的性格形成與遺傳以及週圍生活環境的影響有關,其中遺傳是很主要的因素。動物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受大腦神經的支配,大腦神經的基本活動過程表現為興奮和抑制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強弱、是否均衡、以及兩者相互轉化的靈活性如何,就決定了狗的不同“性格”。

除了遺傳因素外,狗的性格會隨著主人性格、主人家庭成員、生長環境、飼養方法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一只膽小的幼犬如果被養在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家裡,它就會慢慢習慣一個沒有幹擾的環境,隨著它的長大,它也會變得越來越膽小,只要遇上生人,就表現出急欲逃跑躲避之態,或者狂吠不止。

同樣是膽小的幼犬,如果主人熱情外向,就會經常帶它到喧鬧的人群中,它就會慢慢習慣,漸漸改變原來膽小的性格。同樣,幼時性格活潑的狗,如果碰到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主人,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長大,因為它過度無聊便不停地吠叫,或者由于煩躁而不停地碰觸,讓主人感到厭煩,因而會經常受到訓斥,久而久之,不管原先是多麼好脾氣的小狗,長大後,性格只有變得越來越壞。換句話說,狗養成什麼樣的性格,其中部分原因也是由主人決定的。

幼犬的性格可以依主人的調教而改變。

研究顯示,不管是哪種性格的狗,都有可能被調教成為主人所喜歡的狗的類型。判斷狗某方面性格是否需要改正,應該以狗長大後這方面的性格是否能為人們所接受為標準。專家表示,“如果狗身上有你所不能接受的惡習,那你就應該及時對它進行調教,任其自由發展是不明智的。對狗的調教一般在狗出生後2-3個月開始。調教時可以靈活運用誇獎和申斥兩種手段。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適時誇獎與適度申斥相結合,才有助于調教成功。”

主人與狗性情相近可助他們共渡難關。

在一項實驗中,戈斯林還請狗的主人從活躍勤奮或懶惰懈怠、溫順或暴躁、焦慮不安或安靜祥和、聰明或愚笨這幾個方面給他們的愛犬打分,然後把那些狗交給動物學專家給狗打分,結果二者對狗的看法大致相同。

戈斯林表示:根據測試,他們發現,主人通常十分了解自己所養狗的個性;而寵物狗表現出來的這些個性蹟象同人類主人的個性蹟象十分相似。他告知美國科學進展協會:如果主人和狗在性格上非常的相配,那麼他們可以共同克服一些困難。但是,有時人們錯誤地認為他們不相配,則錯誤地將狗遺棄在特定的狗窩中。他說:“每年那些狗窩使成百上千只找不到自己家的狗流離失所、餓死街頭。”

但是,戈斯林也指出:盡管主人們非常了解自己的狗擁有與眾不同的個性;但這種想法經常被現實的科學所抹殺。當他試圖考察狗類的“個性”的時候,經常遭受到別人的嘲笑。他說:“有的人還指責我給科學帶來了恥辱和壞名聲。”兒童保健與人類發育研究所的靈長類動物學家斯蒂芬.索米表示,戈斯林是第一個對動物的個體差別使用性格和社會心理學法則進行研究的科學家。他的工作已經超越了之前將動物簡單歸類為“害羞”,或者“好鬥”的階段,是科學研究的一大突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rderCollie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